新侨乡文明新风尚
新侨乡文明新风尚
新侨乡文明新风尚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日电 在新侨乡明溪,文明之光由更多坚守初心的普通人点亮。近日,明溪县沙溪乡(shāxīxiāng)梓口坊村新晋“全国文明村镇(cūnzhèn)”,曾春根家庭(jiātíng)获评“全国文明家庭”,县实验小学入选“全国文明校园(xiàoyuán)”,县人民检察院、夏阳乡御帘村(yùliáncūn)连续保留“全国文明单位”“全国文明村镇”称号。
图为明溪检察院干警为儿童开展普法讲座(jiǎngzuò)。
曾春根(céngchūngēn)家庭堪称侨乡文明(wénmíng)家族(jiāzú)典范,他曾获“全国最美家庭”“福建省文明家庭”,此次再获“全国文明家庭”称号(chēnghào)。夫妻二人四十载孝(zàixiào)老爱亲,更以侨心筑乡梦:疫情期间跨国支援家乡;多次组织意大利、匈牙利等侨商回乡考察,促成多个侨资(qiáozī)项目落地。他自费采写30余位明溪籍侨领奋斗故事,创办“滴水村落”文学之家凝聚海外游子心,累计捐资助教40余万元。
商海浮沉中,张旺文用七(qī)年时间诠释诚信力量。1998年他(tā)在南非经商失利,130万元债务如(rú)巨石压顶,母亲那句“欠人的(de)必须(bìxū)得还”的叮嘱成为唯一的信念支柱。2005年,张旺文夫妻俩二次创业。此后七年间,他们睡阁楼、拆借付息,2012年还清(huánqīng)最后一笔欠款。那句“旺文做事,我们放心”的乡音,让(ràng)他的“德旺商行”誉满乡里,更获(huò)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、“中国诚实守信好人”等殊荣。如今,他热心公益,捐资建桥修路、慰问老人,让诚信之风传得更远,播得更广。
国网明溪县供电公司(gōngsī)职工黄金凤家书桌前,20多厘米厚的书信记录着一场长达18年的助学长跑。2007年,央视短片中青海孩童渴望读书的眼神,让她毅然踏上公益之(zhī)路,从(cóng)个人省吃俭用(shěngchījiǎnyòng)到全家接力,累计资助21名学子、60余人次,受助者中有人考入大学、有人成为教师,她荣获“福建(fújiàn)助人为乐好人”、道德模范(mófàn)提名奖等荣誉。7名同事纷纷加入“爱心助学”团队(tuánduì),筹集6万余元爱心款、劝返12名辍学女孩。女儿润玥从大学起投身公益,爱心的火种代代相传。
图为明溪县河滨北路“好人(hǎorén)建设主题公园”。
“我们建立(jiànlì)关爱机制(jīzhì),常态化开展(kāizhǎn)道德(dàodé)模范巡回宣讲与节庆走访活动。”县委文明办副主任余晓明介绍。2024年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宣讲、文艺表演、义诊义剪等活动300余场次,让“好人文化”成为文明创建的温暖底色。
多维传播让好人精神渗透进城市肌理,县融媒体中心开设《我为(wèi)群众办实事》《守望南山》等(děng)专栏,让好人精神发扬光大;城区“好人建设主题公园(zhǔtígōngyuán)”与“好人一条街”串联48块好人展板及侨胞返乡创业、捐资助学等故事,6处“口袋公园”将边角绿地转化为文明(wénmíng)微场景,让好人文化、文明基因在(zài)日常中生根发芽。
文明新风尚,飞入寻常(xúncháng)家。沙溪乡梓口坊村打造“侨乡(qiáoxiāng)枫桥展示馆(zhǎnshìguǎn)”,融合“枫桥经验”与侨乡治理智慧(zhìhuì),成为基层治理的闪亮名片。“侨守语待”工作室(gōngzuòshì)精准服务侨乡留守儿童、华侨侨眷捐资改善乡村设施。夏阳乡御帘村依托东方军司令部旧址等红色资源,建成廉政法治教育基地,通过志愿服务队开展孝廉文化宣讲、专业“鸟导”宣传并引导游客文明观鸟(guānniǎo),实现红色文化与文明教育同频共振(gòngzhèn)。雪峰镇推行“近邻党建”“空巢老人敲门服务”,盖洋镇温庄村以(yǐ)“村规民约”“红黑榜”涵养文明乡风,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善。
图为沙溪乡梓口坊村学生为老人(lǎorén)过集体生日宴。
文明创建常态化。县检察院打造(dǎzào)“涉侨维权”品牌,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(bǎohù)防线;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建“七大平台”“八大志愿服务队”,整合“15分钟服务圈”资源(zīyuán),借助数字化服务构建(gòujiàn)文明实践网络。
让文明与未来链接,县实验小学创新“15+N”评价体系(tǐxì),打造“日月星(rìyuèxīng)超市”,2024年1300余名学生凭文明积分获评“文明之星”,让文明习惯在激励中自然养成。城乡学校嵌入(qiànrù)非遗、中医药文化等特色课堂,构建阅读长廊、美术(měishù)长廊、书法展区等浸润式文化空间,开展“文明家庭(jiātíng)公约”实践活动,形成“教育一个、带动一家”的文明传导链条,让校园文明、家庭文明、社区(shèqū)文明和谐共生。(完(wán))
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日电 在新侨乡明溪,文明之光由更多坚守初心的普通人点亮。近日,明溪县沙溪乡(shāxīxiāng)梓口坊村新晋“全国文明村镇(cūnzhèn)”,曾春根家庭(jiātíng)获评“全国文明家庭”,县实验小学入选“全国文明校园(xiàoyuán)”,县人民检察院、夏阳乡御帘村(yùliáncūn)连续保留“全国文明单位”“全国文明村镇”称号。
图为明溪检察院干警为儿童开展普法讲座(jiǎngzuò)。
曾春根(céngchūngēn)家庭堪称侨乡文明(wénmíng)家族(jiāzú)典范,他曾获“全国最美家庭”“福建省文明家庭”,此次再获“全国文明家庭”称号(chēnghào)。夫妻二人四十载孝(zàixiào)老爱亲,更以侨心筑乡梦:疫情期间跨国支援家乡;多次组织意大利、匈牙利等侨商回乡考察,促成多个侨资(qiáozī)项目落地。他自费采写30余位明溪籍侨领奋斗故事,创办“滴水村落”文学之家凝聚海外游子心,累计捐资助教40余万元。
商海浮沉中,张旺文用七(qī)年时间诠释诚信力量。1998年他(tā)在南非经商失利,130万元债务如(rú)巨石压顶,母亲那句“欠人的(de)必须(bìxū)得还”的叮嘱成为唯一的信念支柱。2005年,张旺文夫妻俩二次创业。此后七年间,他们睡阁楼、拆借付息,2012年还清(huánqīng)最后一笔欠款。那句“旺文做事,我们放心”的乡音,让(ràng)他的“德旺商行”誉满乡里,更获(huò)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、“中国诚实守信好人”等殊荣。如今,他热心公益,捐资建桥修路、慰问老人,让诚信之风传得更远,播得更广。
国网明溪县供电公司(gōngsī)职工黄金凤家书桌前,20多厘米厚的书信记录着一场长达18年的助学长跑。2007年,央视短片中青海孩童渴望读书的眼神,让她毅然踏上公益之(zhī)路,从(cóng)个人省吃俭用(shěngchījiǎnyòng)到全家接力,累计资助21名学子、60余人次,受助者中有人考入大学、有人成为教师,她荣获“福建(fújiàn)助人为乐好人”、道德模范(mófàn)提名奖等荣誉。7名同事纷纷加入“爱心助学”团队(tuánduì),筹集6万余元爱心款、劝返12名辍学女孩。女儿润玥从大学起投身公益,爱心的火种代代相传。
图为明溪县河滨北路“好人(hǎorén)建设主题公园”。
“我们建立(jiànlì)关爱机制(jīzhì),常态化开展(kāizhǎn)道德(dàodé)模范巡回宣讲与节庆走访活动。”县委文明办副主任余晓明介绍。2024年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宣讲、文艺表演、义诊义剪等活动300余场次,让“好人文化”成为文明创建的温暖底色。
多维传播让好人精神渗透进城市肌理,县融媒体中心开设《我为(wèi)群众办实事》《守望南山》等(děng)专栏,让好人精神发扬光大;城区“好人建设主题公园(zhǔtígōngyuán)”与“好人一条街”串联48块好人展板及侨胞返乡创业、捐资助学等故事,6处“口袋公园”将边角绿地转化为文明(wénmíng)微场景,让好人文化、文明基因在(zài)日常中生根发芽。
文明新风尚,飞入寻常(xúncháng)家。沙溪乡梓口坊村打造“侨乡(qiáoxiāng)枫桥展示馆(zhǎnshìguǎn)”,融合“枫桥经验”与侨乡治理智慧(zhìhuì),成为基层治理的闪亮名片。“侨守语待”工作室(gōngzuòshì)精准服务侨乡留守儿童、华侨侨眷捐资改善乡村设施。夏阳乡御帘村依托东方军司令部旧址等红色资源,建成廉政法治教育基地,通过志愿服务队开展孝廉文化宣讲、专业“鸟导”宣传并引导游客文明观鸟(guānniǎo),实现红色文化与文明教育同频共振(gòngzhèn)。雪峰镇推行“近邻党建”“空巢老人敲门服务”,盖洋镇温庄村以(yǐ)“村规民约”“红黑榜”涵养文明乡风,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善。
图为沙溪乡梓口坊村学生为老人(lǎorén)过集体生日宴。
文明创建常态化。县检察院打造(dǎzào)“涉侨维权”品牌,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(bǎohù)防线;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建“七大平台”“八大志愿服务队”,整合“15分钟服务圈”资源(zīyuán),借助数字化服务构建(gòujiàn)文明实践网络。
让文明与未来链接,县实验小学创新“15+N”评价体系(tǐxì),打造“日月星(rìyuèxīng)超市”,2024年1300余名学生凭文明积分获评“文明之星”,让文明习惯在激励中自然养成。城乡学校嵌入(qiànrù)非遗、中医药文化等特色课堂,构建阅读长廊、美术(měishù)长廊、书法展区等浸润式文化空间,开展“文明家庭(jiātíng)公约”实践活动,形成“教育一个、带动一家”的文明传导链条,让校园文明、家庭文明、社区(shèqū)文明和谐共生。(完(wán)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